上坡不貪擋、下坡減一擋,老司機說這樣省油
對于從事運輸行業(yè)的司機師傅們來說,油費是經(jīng)營成本的一個“大頭”。以油價連漲的2018年為背景,參照相關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,樣本核算,預計油費成本超過全物流環(huán)節(jié)成本的40%。
特別是對于少跑高速公路,多跑國道的師傅,油費甚至可以占到綜合成本的50%以上。在車輛維護、人工、過路費等其他費用難以壓縮的情況下,油耗憑借“可上可下”、“一車一標”甚至“一人一標”的特點,永遠占據(jù)著物流圈話題的熱點位置,也吸引著無數(shù)整車、發(fā)動機廠家及司機師傅的關注。
近年來,整車廠家、發(fā)動機廠家紛紛圍繞油耗這一痛點,展開一系列的針對性營銷。同時,打開網(wǎng)頁、論壇,關于如何節(jié)油駕駛的帖子也是一搜一大把,什么速度得多少,什么轉速得多少……理論上都對,但看的大家云里霧里根本找不到方向。
所以很多師傅疑惑,我沒有超載、油門平緩、換擋時機合適、始終保持經(jīng)濟轉速,為什么比跑同樣路線的司機師傅油耗高?難道是我的車有問題?當然不是!
根據(jù)能量守恒定律,發(fā)動機釋放出的動力和油耗的比例波動并不大。也就是說你急加速油耗油高,但輸出的動力也大;又或者你小油門油耗低,動力上來的自然也慢,這些是會對油耗產(chǎn)生一些影響。這里要告訴大家的是,動力被無謂消耗最主要的一個原因——剎車!
有一位跑云南山路的物流老板,700公里,山路較多。有兩輛同樣的車,同樣的貨,雇傭同是老司機的駕駛員甲和駕駛員乙。而他們的百公里油耗能差到3升(分別為28升左右和31升左右),問兩人,都說不出個所以然。
由于油耗與司機薪酬掛鉤,乙總是抱怨自己的車不好,油耗高。老板一開始也認為是車的問題,但找到4s店檢修了好幾次也沒弄明白原因。
后來在偶然一次閑聊中得知,同一趟路甲用于淋剎車片的水連一箱都用不完,而乙需要用三箱,這說明甲使用剎車的次數(shù)遠遠少于乙。后來乙的剎車片比甲早更換了一個多月,更驗證了老板的判斷:兩人差距就在剎車數(shù)量上。
于是老板讓甲把經(jīng)驗分享出來,其實既簡單又樸實。
一、要把眼光放遠一點,多預判前方道路狀況,分析前車是否會減速。特別是提前預防因為鄉(xiāng)間道路突然會沖出來的行人和機動車而導致的剎車。
二、多觀察紅綠燈變化規(guī)律,經(jīng)常跑一條路線,應當對于紅綠燈的變化節(jié)奏爛熟于胸,盡可能避免完全停車。是要帶檔慢速滑行過去,還是要放心全速前進?當然,最不合理的就是高速行駛到紅燈前一腳剎住,因為靜態(tài)起步瞬時油耗非常高。
三、也是最關鍵的一條,每踩一腳剎車馬上反問自己,我為什么踩剎車,如果當時情況重來我該怎么避免?
駕駛員乙在認真學習了經(jīng)驗以后,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油耗就幾乎降到了與甲同樣的水平。
恰好在采訪結束后,駕駛員甲聽說我將要向卡友們分享節(jié)油經(jīng)驗,又主動梳理了自己兩條常跑的山路技巧:“上坡不貪擋”:有很多卡友在山路爬坡時,只要感覺到坡度平順一點就加擋。但走不了多遠,坡度一陡又降擋,一來一去油耗自然增加。
“下坡減一擋”:很多師傅在車輛剛剛上到坡頂,立馬貪擋,加擋再加擋。而到了下坡用高擋低轉速下坡,發(fā)動機制動力不足,造成剎車負荷極大,剎車溫度上升制動力衰減,從而造成造成安全隱患,同時伴以輪胎、剎車片、剎車鼓過度消耗,這些也會增加用車的成本。
最后,溫馨提示各位師傅們:提前預判、減少剎車確實可以有效減少油耗,但絕不能為了省油而在任何情況都不剎車,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。
http://www.5151tuliao.net